研发费用
2017年9月底,中煤集团和当时的神华集团带头下调市场煤价每吨10元。
为了应对取消限产后的炼焦煤需求增加,部分焦化企业和贸易商势必会在供暖季结束前提前增加采购,进而带动炼焦煤价格上涨。其次,春节停产放假或将导致炼焦煤产量收缩幅度超过下游钢铁和焦炭产量收缩幅度。
如果月度焦炭产量增加200万吨,意味着炼焦精煤需求量将会增加270万吨左右,增幅将超过5%。从下游焦炭行业的变化来看,前期焦炭价格上涨带动了炼焦煤价格上涨,那1月以来焦炭价格的回落无疑也会给炼焦煤价格带来一定的回调压力。以2017年为例,1月至2月,月均原煤产量只有25339万吨,较之后的3月低15.5%,较3月至9月平均水平低14.9%。如果甘其毛都口岸通关完全恢复正常,与2017年下半年相比,后期每月蒙古国炼焦煤进口量将增加100万吨左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炼焦煤供应紧张状况。对于钢铁、焦化企业来说,虽然部分企业也会借助放假进行检修,但生产工艺的连续性使其整体产量收缩幅度远远小于煤炭产量收缩幅度。
其中,安泽低硫主焦煤(含硫0.5%)出厂含税价基本稳定在每吨1640元左右,柳林高硫主焦煤(含硫2%)出厂含税价基本稳定在每吨1050元左右,灵石高硫肥精煤(含硫1.8%)出厂含税价基本稳定在每吨1150元左右,长治贫瘦精煤(含硫0.5%)出厂含税价基本稳定在每吨1070元左右。2017年12月,国内焦炭价格持续上涨,随着焦炭价格上涨,焦化企业炼焦煤采购积极性提升,国内各品种炼焦煤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需求上水电预期增加,火电平稳运行情况下,其他耗煤行业增量有限,整体需求平稳或小幅回落,煤炭价格预期1月份开始高位回落后持续,然后脉冲式上扬,重心较之2017年会下移。
政策对于价格的影响较此前两年会有趋弱迹象,但因长协比例提高,市场煤部分价格波动的季节性特点依然较为鲜明。品质指标和环保指标在合格的情况下安排放行。看朋友圈的小伙伴感叹2017年煤炭市场的涨跌,有种退潮后的一目了然,2017年的煤电市场,煤价上涨,煤企满血复活,而电力企业在面临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主动利用动力煤期货来寻求商机。从需求上看,2018年动力煤的需求平稳或者小幅回落。
煤炭贸易企业广东运通能源总经理刘新烨则认为,总体基本面跟2017年一样紧平衡。煤价波动幅度也将减弱,原因在于2018年新实施的煤炭库存制度,其初衷就是平抑煤炭价格,降低煤炭波动幅度,短期内会触发一部分终端用户集中补库以达到要求,中长期来看一旦执行到位,促使煤价窄幅平稳波动。
从进口煤市场看,2017年煤炭进口量大幅增加,引发限进政策持续升级,随后近期有所放松,但不改2018年进口政策继续严格的预期,有机构预测进口量预计下降3000万吨,这些因素也将制约着煤炭市场有效供应量,抑制煤价大幅走低。居民用电弹性大且季节性明显,有机构预测极端天气2018年降有所缓和,整体需求同比增幅放缓。201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动力煤期货以下跌收尾。锦盈资本动力煤高级分析师毛隽认为,展望2018年,在全球经济摆脱谷底、国内供给侧改革事业中线贯穿的大宏观下,商品会在原油的带领下有上行预期。
全年来看,2018年动力煤价格重心将比2017年有所下移,并呈现前高后低特点。鲁证期货朴成柱称,2017年 12 月到 2018年 1 月份,北方港口下水煤价格将表现偏强,暂时认为上升幅度不会太大,具体幅度与今冬气温相关。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为缓解年前国内燃煤供应紧张,从现在开始截止2018年2月15日,在这段时间内暂时取消进口商品煤从严监管措施,2018年2月16日起恢复进口商品煤从严监管措施。预计从春节前后开始,在整体偏紧,煤炭库存管理制度的共同推动下市场有望逐步开启主动补库存周期,动力煤价格在一段时间理性回落后会出现有效中枢支撑。
需求方面因基建、地产预期偏弱目前尚未看到大幅增长迹象,持平或者小幅增长的概率较大主要是下游金属镁产品价格同比下降近800元/吨,环比下降了200元/吨,生产成本倒挂,所以只能减少下游生产,倒逼兰炭企业减产。
一是企业本年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造,由原来的湿法捞焦改为目前的干法熄焦,炉子在轮流改造,所以设备利用率低,产量同比减少。二是原料煤价格上涨的同时供应也紧张,有时候要到附近的内蒙去寻求原料,生产成本每吨增加20元左右,企业有观望情绪,也影响产量。
四、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当前全市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兰炭产业技术革新,炉型改造、粉煤干馏、工艺升级、延伸产业链等关键环节取得实质进展,建议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7户企业11月当月兰炭产量24.2万吨,占全市当月总产量的8%同比下降12.1%,累计产量250.8万吨,同比增长6.2%。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发展新的利用项目,比如兰炭尾气制LNG技术开发及示范。榆阳区企业目前可以满负荷生产,神木和府谷企业大部分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神木富油公司12万吨/年中低温煤焦油综合利用项目是我国第一套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精制装置,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制环烷基油的项目研发及示范装置的建设。府谷三联公司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研发0-13mm粉煤外热式连续低温热解干馏示范装置。
1、现有直立炉的技术升级改造,推广应用粉煤干馏技术。方型直立炉采用内热式气体热载体技术,所产煤气纯度不高,只能用作附加值低的燃料,且焦油回收率不超过8%,难以形成综合竞争优势。
全市目前煤矿机械化开采程度高,块煤产率20%左右,当前榆林块煤供应持续紧张且价格较混煤每吨高出100元左右,使兰炭生产成本高,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由下图可见,自3月以来全市兰炭产量增速冲高,之后开始回落,一直到9月末触底回升,到11月扭负为正,本月增速3.2%。
目前,榆林兰炭生产普遍采用方型直立炉,由于炉型自身技术特点,原料必须是大于20mm的块煤。三、兰炭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1、原料煤料度要求较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陕煤天元化工50万吨/年中温煤焦油轻质化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煤质资源转化率最高的单套煤焦油轻质化生产装置,其产品被誉为榆林版的煤制油,同时生产纯度99.5%以上的精苯酚、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二甲酚产品,这也开启了煤焦油高附加值的精细化生产的先河。将煤气用于金属镁、石灰窑等生产,其中榆林金属镁产业迅速壮大即得益于廉价的热解煤气燃料。兰炭价格今年基本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中料价格由年初的70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900元/吨。四是全市大部分焦化厂企业均是2009年左右关小上大时期所建,经过多年的服役,设备老化问题较多,同时企业必须花时间与金钱进行维修和改造。
二、调研企业基本情况榆阳区从3户企业中选取了1户榆林市煤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今年以来,榆林市兰炭生产一直不太稳定,为了了解形成此生产状况的原因,11月初在局领导统一安排部署下,由能源科牵头,在榆阳区、神木市和府谷县统计局配合下,对三县(市、区)及7户兰炭生产企业开展相关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整理如下。
榆阳区煤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年生产能力60万吨,下游是尾气发电,产业链短,前半年兰炭行业不好,企业进行干法熄焦改造,产量较低。大部分企业将煤气用于发电,目前煤气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650MW,发电技术均采用蒸汽锅炉、蒸汽轮机发电及空冷技术。
综合以上企业情况来看,全市煤炭企业产量不稳,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神木市从50户中选取了3户,分别为神木县来喜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神木县东源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神木县联众煤化工有限公司。
一、全市规模以上兰炭生产基本情况单月产量波动较大,11月增速扭负为正。从分企业调研情况来看,四户企业产量下降,三户企业产量增长。下游与二分公司合资投建了兰炭尾气发电厂,兰炭主要销往省外用于电石与硅铁生产,焦油全部销往省内煤焦油深加工企业,目前兰炭生产和尾气发电都有利润空间且销售状况稳定。府谷县聚金邦镁业有限责任公司、府谷县同源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府谷县万鑫煤电化有限责任公司均属于兰炭金属镁循环产业的中间一环,情况比较类似,产量全部下降。
兰炭尾气制合成油技术开发及示范。三是在兰炭综合利用产业链中,下游金属镁价格下降,金属镁原料硅铁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倒挂,下游减产或停产倒逼上游兰炭停产或减产。
神木县银泉煤化工有限公司、榆林宏源环保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已建成两套6万吨/年合成氨装置,进一步生产碳酸氢铵。利用以上研究成果,持续推广应用粉煤干馏技术降低全市兰炭生产对块煤的依赖。
总体而言产业链短的企业生产灵活,更能适应市场变化。神木天元和神木富油两家企业从煤气中提取氢气作为煤焦油加氢的氢气来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